马麝科普与保护现状

外貌

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麝科类动物。全世界有七种麝,中国就有其中六种,分别是原麝、林麝、马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其中马麝是体型最大的麝。马麝体长在75到90厘米,毛色是稍浅的褐色,脖颈背部的毛呈旋涡状,雄性有着突出、发达的上犬齿,看起来像“獠牙”。

国内马麝分布图
栖息地

马麝主要生活在中国中西部高山地区,比如青藏高原、秦岭和横断山脉一带。由于自然地貌、城市建设、气候变化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马麝的分布其实是呈斑块状的,比如贺兰山、甘肃兴隆山地区都有孤立的种群,也有许多单独的研究。

马麝喜欢安静、人少、树多的环境,常常出现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森林、灌木丛或山坡之间,主要吃草、枝叶、浆果。它们性格胆小,在奔跑的时候可见其跳跃能力不错、活动隐秘,主要在晨昏活动。它们是典型的独居动物。繁殖季节一般在每年11月到次年1月之间,雌性每胎产1到2只幼崽。

麝香

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的濒危物种,马麝除了面临栖息地碎片化的威胁之外,最大的生存压力来自非法偷猎。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它体内的一小块分泌物——麝香。

麝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贵药材,来自雄性麝体内(马麝、林麝、原麝)的麝香腺,雌麝并没有麝香囊和麝香腺。在传统中医中,麝香被认为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络的作用,也曾是古代宫廷香料的重要成分。由于其香味浓烈持久,又难以人工提取,长期以来价格极高。你可能没接触过真正的麝香,但或许在影视剧中听说过它。比如在《甄嬛传》里,马麝的麝香被加入欢宜香中,威力极大,致使长时间服用它的华妃多年不孕。一个有趣的本土知识,过去牧民认为,把雄性马麝的尾巴浸在水里后给家畜服用,会有助于顺产。我们采访青海当地自发参与马麝保护牧民时,马麝在丹增老师的父亲眼里是个非常重要的物种,他认为麝香可以滋养草场、清洁河水。

通常来说,雄麝在一岁左右开始通过麝香腺分泌麝香,十岁左右是产香的高峰期。它们通过麝香分泌的香气标记领地,在交配期吸引雌性。在麝香囊中,初始的液体状态转化为咖啡色、粉末状的麝香。

被偷猎的马麝
偷猎

“杀麝取香”曾经是获取麝香的主要方式,马麝长期成为非法偷猎的目标。许多偷猎者使用绳套、铁夹等手段在山区设陷阱。几十年前,全国麝类数量因偷猎而锐减,从60年代的250万头下降到21世纪初的6万头,2008年被列为濒危物种。偷猎行为通常发生在边远山区,执法难度大,且非法交易链条隐蔽。

保护方式之人工养殖

为了保护麝类数量的持续下降,人工养殖和保护区建设是十分有效的途径之一,能够保护麝类,可持续利用天然麝香。麝的人工养殖场也随着时间、制度的改革、政府的支持,发展越来越壮大。2012年,全国的马麝、林麝、原麝饲养数量达到了8400头,而林麝在其中的占比最多,几十年来一直是国家推动的主要人工养殖对象。饲养的过程,包括食物和健康的管理,都是人工养殖中需要很小心、谨慎对待的。兴隆山养殖场的一项研究表明,马麝的麝香酮含量会随着年龄增加和健康状况下降而下降。有的时候,为了可持续的饲养马麝、活取麝香,一只野麝会在生完孩子之后被放归野外。对于人工养殖的麝,主要通过“活麝取香”的方法,用小勺子挖取香囊内的麝香。

除了天然麝香的可持续性,人工麝香成为了另一种麝香来源。作为人工合成品,人工麝香的主要成分是麝香酮(和天然麝香相似)。

保护方式之红外相机

作为独居、胆小的生物,我们如何监测马麝的活动轨迹,从而跟进和了解有关的知识,以便更好的保护?

红外相机是连接着红外传感器的数码相机,可以捕捉移动的温暖物体,将图像或视频记录下来。它可以被放置在野外连续几周甚至几个月,记录自然界的野生动物,却不会造成干扰。

红外相机在科研中有诸多好处:(1)便捷有效地获取野生动物的珍贵影像(2)提供数据:物种位置、种群大小、物种交互(3)实时发送图像,防止偷猎

我们了解到,在青海阿尼玛卿区域的马麝监测者们会每隔2到3个月查看一次红外相机,检查是否有拍到马麝的照片。

保护方式之粪便和毛发取样

非损伤性取样即收集动物脱落的毛发、粪便等样品,不会干扰到动物的正常活动。在麝科研究中,非损伤性取样在人工养殖中有多样的应用。比如,圈养麝类时,最初的动物数量较少,长期的繁育会导致种群更加脆弱。所以,通过提取粪便和毛发中的DNA,可以了解现在人工养殖的麝的遗传多样性,从而精进饲养策略。人工养殖还面临疾病这一危害麝健康的风险。有关麝类疾病的研究也是应用之一。通过多样的生物技术,不同人工养殖项目的规划都能不断完善。

保护方式之社区推广和项目组织

马麝的保护工作离不开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环保组织与社区的共同努力。比如,质兰基金会为青海阿尼玛卿地区的马麝保护项目提供了持续的资金援助。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主要从马麝监测和自然教育两个方面进行保护。他们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巡护和监测人员。在青海当地,我们也在向导的带领下,认识了参与日常马麝监测的牧民们。

除了这些当地一线的圣境守护者,马麝的故事应该被更多人熟知。所以,我们也在努力,希望更多人看到马麝和它的家园。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搜索站点

热门文章

  • 马麝科普与保护现状
    马麝科普与保护现状

    外貌 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麝科类动物。全世界有七种麝,中国就有其中…

分类

标签